【“新时期弘扬铁人精神”系列报道之一】弘扬铁人精神 锻造工匠品格 为中国制造贡献智慧和力量——我校举…

发布于 2018-04-16点击数:0

感受历史,感动灵魂。4月12日,铁人魂——铁人精神宣讲报告在我校多功能报告厅精彩开讲。在闪耀的灯光下、在期盼的目光里、在热烈的掌声中,来自铁人故乡玉门市党史办的主任魏杰登上讲堂,以充沛的激情、珍贵的历史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讲述了王进喜从一名普通钻工成长为全国闻名的铁人、从普通的报恩思想到铸就石油之魂的人生历程。从他抑扬顿挫的讲述中,《铁人魂》出版、铁人精神的实质与内涵、十斤娃、黑油娃的来历、铁人的黄牛情结、铁人思想的第二个升华、铁人精神形成和发扬光大、对铁人几句话的理解、铁人精神的魅力所在以及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丰满呈现。报告会激励人心、撼人心魄、催人奋进,身临现场的200多名师生感慨万端: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宣讲,是一次荡涤灵魂的洗礼。

铁人王进喜工作、生活的年代,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伴生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随着魏杰的深情讲述,玉门油田的建立、石油大会战、钢铁钻井队、十周年国庆观礼……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触动人心。 “铁人名字传遍全国后,他却始终想着国家缺油怎么办,于是就有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誓言,毛泽东引用这句话回答美国记者斯诺的提问后,霸权主义的目光里,也显出了几分少有的怯懦。这就是铁人—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当这句话在会场响起时,掌声爆发,经久不息。

“主人不能干长工活”、“要打一个翻身仗”、“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五讲五不忘”、……在魏杰的讲述中,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深刻内涵及背后的故事,感染了师生、感动了师生。

“甘肃是铁人精神的孕育者”魏杰说,“伴随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生产基地在玉门建成,有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诞生,那就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王进喜。”47岁,正当盛年,王铁人却永别了他钟爱的岗位,他把一生都交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路有曲直,他矢志不移;道有艰险,他坚韧不拔;途有荆棘,他斩钉截铁。串串脚印,踩向大地,打造足迹,绘刻出47年英雄里程,谱写出世人敬仰的人生篇章。”当魏杰以此结语时,全场再一次掌声雷动。

“铁人精神,作为当代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典范,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经历了解放战争的锤炼,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锻造,也得到了改革开放的提升。铁人精神,既是时代的,也是常新的。经受了千千万万次社会进步的实践检验,得到了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敬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才能在世界之林高呼着呐喊的声音,迈出更加坚定地步伐。”这召唤激励人心,这声音响彻会场。

报告开始前,纪委书记蒲卫晖在致辞中说,铁人王进喜是中国工人的杰出代表,他从甘肃玉门走出,是我们的杰出校友,“铁人精神”已经深深熔铸进了石化学院的血脉中。“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三老四严”这些耳熟能详的口号将会重新响彻石化校园;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故事将会让我们的灵魂再一次受到崇高的洗礼;铁人精神必将继续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一流、优质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报告团千里迢迢、不辞辛苦,他们是用铁人的精神传播铁人。”蒲卫晖号召师生全体起立,向带来铁人精神的报告团致敬。会场再次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报告会深深打动了师生的心,不少同学纷纷道出自己的肺腑之言。

石油化学工程学院石油化工175班的何佳龄来自玉门。她说,这场报告,让自己真正全面了解了铁人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深刻内涵,进一步坚定了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事业的信念。

机械工程学院化工装备技术173班崔成功说,给他震撼最深的是铁人王进喜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举,老一辈石油人是自己永远的学习楷模。

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学院工业网络技术171班的罗小雪表示,将从铁人精神中汲取力量,让其成为自己成长的强大精神动力。

国际教育学院商务英语161班的乔婷婷说,这场报告对其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增强了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党委书记周兴中同玉门市党史办主任魏杰座谈交流

校长高溥同玉门市党史办主任魏杰交流

报告会现场

师生认真听报告会

参观现场

(撰稿:丁安山 摄影:毛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