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录】勤实精技 日新行远——记我校杰出校友杨忠德

发布于 2018-04-24点击数:0

简介】杨忠德,男,研究生,1980年考入我校炼机专业,1982年毕业到兰州石化(原兰炼)公司工作,1998年在海外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任机动部经理、设备总监,2005年在广西东油沥青公司任总经理,2008年赴尼日尔海外一体化项目,任尼日尔津德尔炼油厂总经理。现任中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中亚公司总经理。

杨忠德校友现在北京工作,我们只能通过网络对他进行采访,聆听学长在母校时的点点滴滴。

谈到学习生活,杨忠德最怀念的是在学校中的同学都勤勤恳恳地努力学习。他特别强调了学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专业知识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他在校期间非常热衷于读书和实践,而正是刻苦学习为日后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母校给他所提供的最宝贵的财富。对于知识结构,他感觉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的东西非常有用,尤其是专业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在学校期间一定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要有自己的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地努力。不论毕业后是工作还是继续提升学历,基础知识都非常重要。所以作为学生,对许多不感兴趣的课程也要坚持学习。要注意学习并不一定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做好铺垫。在学校时他也曾去社会上打工,做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而这些经历让他充分接触到社会,同时也享受了自己的专业爱好。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关键是在毕业后就职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方式。杨忠德认为:一定坚持自己喜欢的工作。每个人不论从事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有自己的人生定位,立志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明确的志向,要有扎实的知识,知识是基础,是通向成功的奠基石。最后还要有勇于为自己的理想而付出的精神,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虽然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很重要,但是不论身在什么职业,都要脚踏实地,既要知足,同时也要不断向上奋斗,这才是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当问到他是否还记得在学校的情景,杨忠德不假思索地一件一件地说了出来,包括当时班主任和同学们的姓名,在学校参加过的活动他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杨忠德说最让他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当时学校要举办运动会,班委让同学们积极报项目,他不知道自己该报什么,因为在学校里,他擅长的是学习,一直是个默默无闻埋头苦读的人,但为了班级的荣誉,他毅然报了标枪,最后成绩虽然不好,但让他懂得了不管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只有准备扎实了,才有取胜的可能。

在兰炼机动中心机械设备科工作期间,他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技能得到了领导一次又一次的表扬,他所在的科,也获得了厂里许多的奖项。他说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上一次大学,在工作之余他不忘学习,刻苦读书,在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西北师大数学系。毕业后,他还和往常一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他给自己又制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考取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他说更重要的是,让他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努力中,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活到老学到老,杨忠德校友身上发光的亮点,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永远是母校值得骄傲的赤子。在后来的出国学习工作中,他都秉承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始终冷静思考,执着前行,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作为中国海外石油公司的中、高层领导,依旧保持着谦虚低调的态度,他朴实自然的言辞和他和蔼淳朴的形象重合的天衣无缝。

当问到杨忠德对学校的师弟师妹们有什么期望和建议时,他说,我们学校是一所专业性很强的学校,同学们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其次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听到学校在申办应用技术大学时,杨忠德听了非常激动,他为母校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莎士比亚曾说: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杨忠德校友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应当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应当去执着追求,用实际行动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心中缺憾的面积达到最小,另外还要时常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从一名普通的石化员工到中国海外石油公司的高层干部,从一名中专生到一名研究生,这一切并非都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唯有心怀梦想,执着追求的人才能做到,唯有付出心血,不像困难低头的人才能实现。

在如今这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里,杨忠德校友对母校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就像他说的,我们并没有多少值得炫耀的地方,学校学生的能力确实扎实,但还有很多值得提高的地方。面对如今社会就业压力日趋紧张的形势,他也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只有不断去学习,去填补自身的不足,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游刃有余。

(供稿: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