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普查工作也是我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从2013年起即开始了对新生的全面心理普查工作,旨在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广大新生的心理保健意识,使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地调节心理状态。10月22日至10月2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大学生健康发展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各学院2018级5000多名大一学生开展了心理普查工作。
本次心理普查共使用了五个量表:《90项症状清单》、《大学生人格问卷》、《大学生心理适应测查量表》、《精神压力测试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对我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程度、个性特点和适应能力进行全面了解。本次心理测试后2周,还将开放其他多个心理测试,如智力测试、职业倾向测验等。届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测试。
在测试形式上,实行统一集中网络答题的形式,学生用手机二维码登录测评系统实施测评,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提高了施测过程中的便捷性。在组织管理上,由各院系统一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由经过培训的 “太阳花心理社”的志愿者们指导实施。由于大学生健康发展教育指导中心的前期扎实细致的准备、沟通与协调,网上心理测评秩序井然,操作规范。各个院系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序组织,保障了心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次普查结束后,大学生健康发展教育指导中心将对普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形成2018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建立心理档案,筛查重点关注人群,并协助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对学生突出心理问题进行反馈、辅导、咨询和跟踪。为后期开展心理邀约访谈提供工作依据,同时中心老师与院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委员也会对普查的同学进行随机回访,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切实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撰稿:周红燕 摄影:杨冀东、范多芳、焦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