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永远跟党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展现新时代石化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学校团委广泛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
7月13日—30日,学校团委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学校12个学院的165支小分队,4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团委4位老师带队,12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秦安县、张家川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参观秦安县解放纪念馆
7月14日上午,小分队参观了秦安县解放纪念馆。位于秦安县解放路的秦安解放纪念馆,是1949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秦安的历史原址。庄严肃穆的清代风格政府大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在纪念馆内,同学们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下,循着历史的脉络,仔细观看了馆内陈列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从解放大军进军陇右的宏大背景,到兵不血刃解放秦安的详细过程,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都深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让大家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又充满希望的年代,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走进秦安一中、助力招生宣传
7月14日下午,小分队来到秦安县第一中学、秦安县中心广场进行招生宣传。秦安县第一中学,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的一所历史悠久的重点中学,也是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出色的教学质量而闻名,被誉为陇上名校。小分队成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小分队成员系统全面地宣讲了学校整体发展概况,重点阐释了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专业学科布局、特色专业优势、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就业保障机制等核心内容。此次招生宣传活动有效搭建了校际沟通平台,切实打通了招生信息共享渠道,有力回应了广大考生及家长关于专业设置科学性、师资力量雄厚性以及就业前景广阔性等方面的高度关切,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成效。
探寻文明之源、坚定文化自信
7月15日上午,小分队来到大地湾遗址参观学习。大地湾遗址,是距今约8000年至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和“中国原始社会的缩影”,其考古发现改写了甘肃的史前史,揭示了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在遗址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步入了深邃的历史长廊。从粗糙却意义深远的中国最早彩陶,到结构复杂、工艺精湛的F901“原始宫殿式”建筑;从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到神秘莫测的地画……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处复原场景都让同学们叹为观止,深切感受到了远古先民惊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青春聚力助振兴、支农行动暖民心
7月15日下午,小分队乘车来到甘肃省秦安县张家川榆树村。小分队来到玉米地,帮助农户进行除草和施肥工作。在支农劳动之余,小分队还开展了“清洁乡村”环保行动。同学们手持垃圾袋,沿着村道、田埂、捡拾塑料袋、农药瓶、废旧农膜等垃圾,并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深入参与农业生产的实践中,队员们对农业劳动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他们将秉持更高的热情和更坚定的步伐,继续投身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点亮希望、爱心温暖乡村
7月16日,小分队奔赴甘肃省秦安县张家川连柯村,开展“支教暖童心”活动。小分队为连柯村的小朋友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文体用品。大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教学方案,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用纯真甜美的嗓音传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在美术创作中,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描绘心中的美丽乡村画卷;在体育活动中,队员们有序组织篮球、足球、羽毛球及跳绳等多样化运动项目,操场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熏陶渐染中深刻感受并获得关于美的丰富体验。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深切感受美的存在、积极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勉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不断努力、勇往直前。
从田间地头到街巷社区,从乡村一线到产业园区,石化学子以专业所长服务基层发展,以青春热血践行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强国有我 青春有为”的铮铮誓言。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撰稿:铁智颖 摄影:宋昱彤 褚继翔 审核:左婧文)